綠燈與紅燈 《假孔子之名》新西蘭放映境遇不同 (新西蘭)

Audiences come early and wait for the New Zealand premiere of In the Name of Confucius at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July 25, 2018) 許多觀眾提前來到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等待《假孔子之名》的新西蘭首映。(2018年7月25日)

2018年7月25、26日,我們的紀錄片《假孔子之名》在新西蘭最重要的城市惠靈頓和奧克蘭連續放映兩場,近三百名觀眾到現場觀影,頗受啟發。但第三場放映會卻被原訂舉辦活動的大學取消。而發生在幕後的故事讓人不禁聯想,放映會的取消或許與當地中領館有關。

首次在孔子學院承辦大學放映

導演秋旻與凱大熊博士(從澳洲悉尼連線)在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放映會後與觀眾進行問答討論。(2018年7月25日)

7月25日在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新西蘭首映,是《假孔子之名》第一次在有孔子學院的大學放映,約180名觀眾到場,包括該大學孔子學院的外方院長及幾名工作人員。導演秋旻(Doris Liu)在現場解答觀眾提問70分鐘。問答討論的嘉賓還有從澳洲悉尼連線的麥考瑞大學中國研究講師凱大熊博士(Kevin Carrico)。

孔子學院院長分享了她個人與中國政府的孔子學院工作的積極的方面,而現場觀眾的問題主要圍繞孔子學院的問題,中國政府對新西蘭的影響和滲透,及新西蘭的對策等。我們相信,放映會和討論給孔子學院院長及同仁不同的啟示。

另一所大學取消放映

在新西蘭另一所開設孔子學院的大學——奧克蘭大學,我們影片的放映會卻有截然相反的遭遇。

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放映會及討論會後,許多觀眾仍繼續與導演秋旻交談。(2018年7月25日)

最初確定的7月26日面向公眾的放映會,先是被改為僅面向該大學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內部放映會,最後乾脆被取消。幫助放映會主辦方申請該大學場地的教授在郵件中解釋,放映會在得到大學最後批准之前,即已先期按照公眾放映會進行宣傳。而大學副校長在一封郵件中説,取消的原因是對放映會感興趣的人太少。

但同一天在奧克蘭科技大學的一場放映會卻吸引了超過100名觀眾。由於場地座位有限,主辦方最後不得不婉拒一些觀眾入場。

另據奧克蘭科技大學的校園刊物《亞太報導》的報導,中國駐奧克蘭總領館的官員在奧克蘭科技大學放映會前,曾與該大學有關人員有過一番交談。儘管文章沒有透露中領館官員談話的內容,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其交談的目的很可能是希望阻止《假孔子之名》在該校放映。去年11月在日本東京,中國政府曾經施壓日本政府,不惜要求日本取消一個國際人權會議以達到阻止該大會放映《假孔子之名》,但最終沒能得逞。

有備而來的觀眾

新西蘭奧克蘭的民運人士帶著反對孔子學院的標語來參加在奧克蘭科技大學的放映會。(2018年7月26日)

在奧克蘭和導演秋旻一起出席討論會的嘉賓還有「藏人之友」主席Thuten Kasang。觀眾的反應相當熱烈。部分當地的民運人士還特地帶著自製標語牌來觀影,並感謝導演秋旻拍出了這麼重要的電影。他們的標語寫著「孔子學院無孔子」,「關閉孔子學院」,「孔子學院與孔子無關,而是中共的政治影響工具」。

新西蘭目前有3所大學開設孔子學院,30所中小學開設孔子課堂。大紀元時報新西蘭分社對導演秋旻進行了專訪,並對放映會有多篇報導

此前媒體披露,現任新西蘭國會議員楊健,曾是中共黨員,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接受培訓並擔任教官多年,被懷疑是中共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