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紀元2019年1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亦笑德國綜合報導)孔子學院,名義上是教授語言、傳播文化的機構,實際上卻黑幕重重。10月底,比利時媒體披露,孔子學院院長宋新寧因涉嫌間諜行為,八年內被禁止入境比利時和申根區。此事被國際媒體廣泛報導,孔子學院的可疑角色再引熱議。
其實在此之前,美國、荷蘭、瑞典、法國和加拿大等國就已關停了近30所孔子學院。為什麼西方國家對孔子學院越來越警惕?孔子學院的設置到底有什麼目的?它對西方社會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歷時三年拍攝完成的調查類紀錄片《假孔子之名》,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並用真人實鏡探索真相。從11月底到12月中旬,該紀錄片將在德國各大城市巡迴放映。
11月27日,紀錄片《假孔子之名》(In the Name of Confucius)將在柏林舉行首映會,屆時影片導演及德國政要等也將親自出席。之後,該紀錄片還會在德國其它城市巡迴放映,活動組織者是德國西藏倡議組織和支持受迫害族群協會。
孔子學院並非獨立文化機構
中共控制的孔子學院始於2004年,目前在世界各地有500多所,耗資數十億美元,用資金賄賂美國及其它國家的大學、中學,以交換對中國話語和信息的控制權,在國外進行政治滲透,但遭到越來越多的抵制。
《假孔子之名》是第一部追蹤報導這一滲透的影片。該片獲得了10個國際獎項和提名,並在美國、加拿大、德國、西班牙、波蘭、南非等五大洲的14個國家放映,獲得好評。
影片主角之一是漢語中文教師趙琪女士。她在加拿大的孔子學院任教期間,謹言慎行、每天生活在恐懼中。她於2013年最終選擇走出來,在加拿大申請庇護。通過該紀錄片,趙琪將自己在孔子學院的親身經歷向世界公開,諸如中共政治宣傳、學術審查、人權歧視等。
影片的導演秋旻(Doris Liu)來自中國大陸,她對中加關係、海外華人、教育等問題很感興趣。2013年《加拿大郵報》一篇由於歧視引致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關閉孔子學院的報導令她深思。
進一步了解後,她發現孔子學院不僅涉及人權歧視,而且還有侵犯學術自由,甚至危害國家安全等隱患的指控。於是,她執導了《假孔子之名》這部影片,以加拿大多倫多教育局為例,探討孔子學院到底是怎樣一個項目,它來到海外,除中文教學外還有無其它隱蔽的目的,以及這樣一個教育機構對西方社會有什麼樣的影響等問題。
眾所周知,世界其它國家為了傳播自己的語言文化,也有在各地建立的文化機構,如英國的英國議會(British Council)、德國的歌德學院(Goethe Institute)、法國的法蘭西聯盟(Alliance Francis)等。為什麼單單孔子學院在西方社會越來越多地受到質疑、以致被關閉呢?
秋旻女士認為,這是因為孔子學院從來就不是一個獨立的文化機構。首先,孔子學院由中方資助,直接受到中國教育部下屬的漢語推廣辦公室的掌控,學院在教師聘用、教材選擇、課堂內容等方面全部聽命於中共政府。
此外,孔子學院的運作模式是巧妙地附屬在國外大學或教育機構中,這是一個非常精明的做法,其目的是從內部擴大中共的影響。孔子學院或課堂過濾某些內容、話題的例子數不勝數,而國外大學的自我審查行為也很常見。
孔子學院院長涉間諜行為
10月29日,比利時《晨報》消息,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UB)孔子學院院長宋新寧因涉嫌間諜行為,八年內被禁止入境比利時和申根區。此事被國際媒體廣泛報導,孔子學院的可疑角色再引熱議。
《晨報》披露,宋新寧在比利時居住了十多年,在當地十分活躍。他為中共情報部門招募人員,並在當地中國學生和商界人士中招聘線人。比利時安全部門認為,宋新寧所從事的干預和間諜活動威脅到國家安全。今年7月,宋和妻子在中國申請新的赴比利時工作簽證時被拒絕。
報導還指出,中共每年為VUB大學提供20萬歐元經費。《晨報》提問:孔子學院是校園特洛伊木馬嗎?另據VUB透露,比利時國安部門曾就大學與孔子學院的合作發出提醒,但是被大學忽視。
宋新寧是首例被外國政府指出涉及間諜行為的孔子學院高級行政人員,足見此事性質嚴重,亦令人審視孔子學院的真面目。更重要的是,此案絕非孤例。從VUB看全景——中共在海外撒開的這張「學院」網到底有多大?
(以下省略)
以上為《大紀元時報》報導部份擷取,,閱讀全文報導,請點擊這裡。